最早看到Andreas Scheiger的作品,是一系列如下圖的替文字做手術的雕塑創作。文字選擇的字型是很工整的風格,更能突顯字母本身的無生命。
而後,他又從「把字母當成生物」的概念做延伸,創作了其他的系列作。像是文字的化石、文字從胚胎形成的過程,以及文字進化的過程。這些都是以一種更間接的方式來呈現字母本身的「生物性」,而不只是給予他骨肉,或者是四肢與臉孔。
這些系列作玩的是「生命在時間中的變化」,胚胎是生命形成的過程,化石則是在生命死亡之後的留存,而演化呈現的是生命在時間長河中的演變。
他似乎有意地選擇了一個「陌生的時空」來呈現他的作品,來得到一種觀賞上的特殊性。不選擇外在,而選擇內在;不選擇現在,而選擇過去與未來。
而Andreas Scheiger主要聚焦於「生物的肉體存在」來表現文字是有生命的,我們也可以再做改變與延伸,比如說文字的生活習慣、文字死後的世界,或者是文字的宗教等等其他方面來著手。
系列作的公式:一個假設 -> 一個強調的點 -> 不同的觀看方式
從一個假設出發(文字是生物),選擇想要強調的點之後(肉體的存在),便可透過不同的觀看方式(陌生的時空)來作呈現。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剛完成我第一本手繪繪本的初稿,在途中也經歷一些思考,想說來整理一下。
Q:不知道該畫些什麼,怎麼辦?
就先畫出內心最有感覺的畫面,不用先去想到底合不合理,或著是如何和其他畫面連貫。當你不斷地把內心有感覺的畫面丟出來時,到了最後一刻,他會自己變成一個完整可說的故事。因為那些畫面加起來,就是你完整的心情,而你看到完整的圖像時,自然就會對故事有所理解了。
先畫出最有感覺的畫面,也可以保證你的作品會有一定的品質,因為你對每個畫面的感受都是強烈的,都是渴望去畫它的。
Q:可以這樣畫嗎?
我覺得創作就是一種對內心的釋放,平常在社會化的要求之下,我們已經壓抑太久,畫畫時就該盡情的釋放出來。想想遊戲時的我們吧,不是常有人說,遊戲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性格,因為那時我們是完全放鬆的,允許自己的。所以,瘋狂地釋放自己吧,反正,在畫完之後,你總是可以回到那個平時的自己。
就像以前我曾思考過的,要試著把自己變成小孩、野人與瘋子,來重新看這個世界,你就可以得到純粹且截然不同的觀點。
Q:好像畫面哪裡怪怪的?
假如你覺得哪裡怪怪的,那可能真的是怪怪的。但是你假如你思考了一下之後還是不知道為什麼,你就要隨它去,因為這代表它可能是在未來你的能力提升後,才有辦法去修正的問題,又或者他是一個整體而非單點的問題,所以要不然你就是馬上重新畫一張,要不然就是隨它去。
Q:畫錯畫髒了怎麼辦?
一開始我也很怕,尤其是畫蠟筆的時候。但後來我漸漸覺得,畫髒畫錯其實都還是有補救的辦法,而這些時刻通常是要告訴你:你可以在這邊畫點意料之外的東西。所以我現在都把那些畫髒畫錯的地方,重新思考變成畫面的一部份。有時畫髒畫錯的經驗是必要的,這樣你才有辦法畫出你想像力界線之外的東西。
Q:這個畫下去不知道好不好?
我也不知道好不好,通常一開始你畫下去之後才能知道好不好。但隨著你畫的次數變多,你就會有辦法在腦海模擬出它大概畫出來之後的樣子。所以你不知道好不好的時候,我覺得還是要畫下去,就算不好看了,你也還是可以補救,而且未來你的判斷力與模擬結果的能力才會更好。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No Worries, I'll Just Walk Myself... by David Soames
假如主人沒時間帶我去走走,那我就自己出去蹓一蹓。David Soames作品中的狗狗很有個性,用自己的尾巴牽著項圈上的繩子幫自己蹓狗,非常有一種現代都市風的獨立自主。
讓我們假設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幫自己,那會怎樣地去呈現呢?眼睛可以用自己的睫毛變成自己的眼鏡,書本用書籤繩幫自己翻頁,垃圾桶會用捕手手套幫你接垃圾;一個每樣事物都獨立自主的世界,帶著一絲絲積極與強烈的自我。
有時它會顯現出一種自給自足的「自信」,有時它又可以呈現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當它是一種不用麻煩別人的體貼,以及對於自己能力的相信,那它呈現的就是一種自信,但當它是一種對旁人的懷疑以及不信任時,那麼它就是一種疏離感。是正是負,存在於其中的態度。
我們生活中不也常穿插著這樣的場景?當我們說「不用麻煩了,沒有關係」的時候,到底是害羞、恐懼,還是出自於自信,我想只有當事人的內心最清楚。但無論如何,身為旁人的我們,假如能夠展現更多的包容與理解,那麼這種「自給自足」的態度不論來自於什麼,都可以再對方的內心得到一種溫暖。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剪影或多或少是一種,我們在朦朧的視線或者是遙遠的距離之下,才會產生的一種視覺印象。所以把它應用到插畫中,就會產生一種遙遠的故事感,就像許多童話故事中的開頭:「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地方...」而 Moving Island 也是給人這樣的感覺。
重點筆記:
(1) 場景的大輪廓與人物皆為剪影,讓中間的房子與樹木成為視覺中心。
(2) 海面下有繪製出水氣與泡沫的感覺。
(3) 為了讓門的紅與月亮的黃不突兀,於是樹上的點點採用了這兩個色彩。
(4) 背景為冷色系,前景為暖色系。
(5) 雲霧的畫法很有感覺。
(6) 背景色選了暗示天空與海洋的藍。
新發現:
(1) 樹先畫了淡淡的剪影之後,在上面打上樹葉的點點的畫法還不錯,有點像是水墨畫的畫法。
(2) 月亮的光暈,用黃色點點密度的變化來表示,滿有感覺的。
(3) 將黃色的線條打在綠色的背景上,頗有一種月光下發光的草原的感覺。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做設計時,如果可以用更少的線條來達成,效果就會更好。」
曾去旁聽一門知名設計師在學校開的課,在期末他為大家總結,說到有時就是一兩個簡單的設計概念,左右了設計能力的高低,而很少人能夠在適當的時機傳授這樣的觀念。
用「較少線條」的這個觀念,後來也被我應用在繪畫中,每次創作時,總是想著是否能用更少的線條、色塊、與視覺元素,來達到相同的效果。但在這樣的思考之下,我發現最終作品都會因為這樣的簡化,而在視覺呈現上得到了提升,有著精緻與巧思的感受蘊含在其中。
但美是多元的,我認為「精簡」只是其中的一條道路,重要的是,要如何在眾多道路中,發現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條。而「情緒」是一個珍貴的禮物,它可以讓我們辨認出我們的喜好,從中發現自己適合走的路。
比如說有一個人喜歡可愛的東西、個性很溫和,然後看電視時會很自然的咯咯的笑,那麼接近孩童般的畫風,可能就比較接近他靈魂的原貌。
「為什麼我會很喜歡這個東西呢?」
「在哪邊我可以找到類似的東西?」
在遇見自己喜愛的事物時問問這些問題,你就會知道在哪邊也許會有你的老師,也會更清楚哪些是自己該走的道路。
但就如以前所提到的,有些祝福會隱藏在困頓或是不求回報的付出中,所以一切的規則都只是一種提示,要選擇順遂的還是困頓的路,最終還是要取決於自己內心的聲音,到底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或者其實我們該說,根本沒有所謂順遂還是困頓的道路,一些都只是讓生命更加圓滿的起伏,讓大海更有存在感的波浪。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urreal Watercolors Paintings by Tytus Brzozowski
再怎麼喜歡喝茶的人,可能也很難接受整個世界充滿了茶壺。而水彩畫家Tytus Brzozowsk描繪出了一個全由茶壺構成的世界,房子、人、交通工具...全都是茶壺。是想取茶壺悠閒的意象,還是喜歡它熱騰騰的溫暖感受呢?至少在願意等待茶泡開的世界當中,其時間感一定是慢步慢調的自在著。
假設這個世界都由同一種事物所構成,那麼它本身的意涵就會如同宇宙中的物理定律一般,強烈地規律著我們。假如這世上充滿了音樂,那麼走在路上唱歌也沒有什麼好奇怪;如果彩虹充滿了這個世界,那想必人們最差的心情也不會壞到哪去;也許當地球被植物所接管的時候,這個世界會安靜得很有一種禪意。
充滿這個世界的事物是一種「基調」,表達出這個世界的主要性格。
泡茶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放鬆,是我們好好休息的時刻,因此由茶壺所構成的世界就會有著相似的氛圍。當我們在佈置鬼屋的時候不也是會放一些恐怖的東西進去嗎,只是現在這個「東西」變得更單一,語意更強烈。
而我們的生活中,也常有著「我的字典裡沒有XXX」或者是「我說話就是直了點」之類的說法,這其實也是自己人際關係氛圍的一種宣告:「假如你和我有關係,可能就會體驗到這樣的世界哦!」無關乎好壞,每個人都是在交換了彼此的世界之後,而變得更加成熟。
同場加映:得了102個獎項的動畫雇工人生(El Empleo),可以讓你更加體會到那種世界「充滿」了某種事物的感受。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Marshmallow Joust by Jonah Block
用騎士精神烤著棉花糖,這麼大張旗鼓的飲食方式,透過插畫家Jonah Block的筆下被傳達,一位騎著馬的鐵盔騎士,用彷彿是長矛般的樹枝,在火堆上方烤著小小的棉花糖,頗有一種氣勢。
這是一種對任何事物抱持誇張反應的性格,可說是一種戲劇化的詮釋方式。一位女性在眼角長出了第一道魚尾紋,就覺得它彷彿像是死神的鐮刀在她的生命上頻頻刻畫;一枚在清晨響徹雲霄的鬧鐘,讓入宿醉未醒的頭腦彷彿是火山爆發般地天崩地裂;對任何事物都會以「哇塞」的方式來反應的人,他的每一天都像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冒險。
這是一種戲劇化的張力,將平凡的事物重新以更有份量的方式來看待。
吃烤棉花糖原本只是我們懶坐在客廳沙發椅上時的休閒,但用乾材烈火配上騎士就讓這件事更顯得不凡,而有一種戲謔感。當我們希望某個人更看重某件事時,不也是會加重語氣並配上手舞足蹈,讓它更顯重要嗎?
其實事物的存在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平不平凡,而是我們過去的經驗與觀看的方式決定了一切,有時它的影響力,比你我想像的都還要深。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When I grow up by ILoveDoodle
是否曾想過我們小時後折的紙飛機,長大後也有自己的夢想呢?在插畫家ILoveDoodle的筆下,一只用藍色橫紋紙折成的飛機,夢想著長大之後變成一台真正翱翔天際的飛機。每個人在孩童的時代,對於未來不都是存在著一些很希望實現的夢嗎?
試著想像你週遭的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夢想;一本正由作家書寫的手稿,期待有天能夠變成暢銷書不停再版;一台老舊的錄音機,期待有天還會被主人播放往日的旋律,一同享受回憶;當我們理解週遭的人事物都有其所看重的價值時,我們就會打從心底尊重彼此的不同。
我們人類生來聽不懂萬物的語言(也許我們曾經懂,但是遺忘了),所以當我們在作品中為靜默的事物的夢想發聲時,我們會感受到一種與萬物連結的愛。
當你拿起一本書的時候,它不再只是一個用金錢所購買的知識集合體,也許會是一個對於傳授知識有著熱情的老師;當你將錄音機收到倉庫束之高閣時,你會想到它曾經與你一同度過的時光,是一位伙伴;日本的宗教觀是萬物皆有靈,所以才會有所謂百鬼夜行的故事,我想這是身為人類的一種愛與浪漫。
而拉回近點來看,你身邊的人也有著他們的夢,也有著以他們自身為中心所運轉的世界。如此去理解,我們就會在對於他人和自己的要求上,能夠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點。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Food Animals by Rob Foote
有一種神奇的牛悄悄誕生在這世上,牠有著草莓的身體與牛的頭,在插畫家Rob Foote筆下想要同時席捲牛排界與糕點界。這是將動物與蔬果合體的一種異想,草莓牛、梨子猩、葫蘿蔔鼠...,一種讓人葷素混亂的物種,無法被猜測的晚餐滋味。
這是一種將事物重新結合的思維,將許多東西之間的隔閡打破,融為一體,產生一種新的語意。食物與焦躁的人結合,可能代表了用美食來犒賞自己的勞累上班族;可愛的小孩與幼苗結合,可以代表一種童真;悲慘的事件與淺淺的微笑結合,可能代表了一種看透人世間的坦然。
一條1加1大於2的方程式,形象與意義在多重的揉合之下,誕生了一種新的感受與訊息。
這是用熟悉的事物創造出一種陌生,像草苺與牛皆是我們所熟悉的,但是合在一起的草莓牛卻是前所未見的。而感覺它的重點並不在於結合本身的合理性,而是在於結合後的事物是否可以誘使我們提出問題;「草莓牛吃起來是什麼樣的口味呢?」「草莓牛存在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世界?」在引發了我們的好奇之後,帶領我們到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我們生活的社會,不也是一種A+B+C...的多重結合嗎?世界不停地追求多樣化來豐富自己,然而我們的心,究竟可以乘載多少的複雜呢?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he Composition by Matt Leyen
鋼琴除了拿來演奏音樂,還有著哪些的可能呢?在插畫家Matt Leyen的筆下它被拿來當做打字機寫寫樂譜,讓枯燥的打字過程變得更有旋律。是否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平凡事物,也可以這樣來重新塑造它的可能性呢?
允許事物跳脫原本的定義,發揮出在常識中原本無法擁有的能力。眼睛原本滴答落下的淚珠變成了鑽石,棒棒糖嘎滋嘎滋咬下去的時候會傳出B-Box的旋律,許多事物在我們剛出生時其實都沒有被定義,小孩子總是可以賦予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新的可能。
這是一種無邊無際的自由,在我們的想像世界之下被允許。「產生」出來的事物某種程度上加強了我們自身的形象;當我們能夠為身邊的人帶來許多快樂,是否也就代表我們的內心滿溢著快樂呢?外人看來意志堅強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內心其實一直存在被他稱為「黑狗」的憂鬱症,所以這樣的「產生」有時不只是一種魔術,也可能是一種努力。
而生活中我們是否常刻板地認為某些事情「原本就是那樣」呢?假如可以擺脫掉與自己歲數相同的這個「原本」,一個新的世界就會在你眼前展開。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attern Conflicts by ILoveDoodle
當蜜蜂與瓢蟲吵起架來,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你來我往呢?插畫家ILoveDoodle創作了一幅作品【條紋的衝突 (Pattern Conflicts)】,裡頭蜜蜂與瓢蟲正在對吵,蜜蜂的對話框中充滿條紋,瓢蟲的對話框中充滿斑點,各說各話,互不相讓,是不是也有點像我們的日常生活呢?
如果世上的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語言,想必會有眾多豐富的表述方式。狗狗的語言裡可能會有骨頭、搖尾巴、開心跑跳、最愛的主人...,掃把的語言可能會有畚箕、乾乾淨淨、拖把、厭惡髒亂...。
每種事物都用語言表達它的世界觀,比如說某些原始部落的母語並沒有「時間」與「過去」,對他們來說只有當下,這形塑了他們的生活態度。而每種事物都用專屬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狗狗的搖尾巴,是代表牠的快樂;眼睛的黑眼圈,是雙眼的一種無奈,都是一種特殊的表達。
而人類有時即使說著相同的語言,但卻也有可能因為心意不相通而雞同鴨講,當彼此的世界已經不同,語言的橋樑功能便消失,說再多也只是對於外國語言的一種賞析,無關乎溝通。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dol by Nabhan Abdullatif
在這個選秀節目如此盛行的時代,是否地球上的各種動物們也在進行一樣的盛事呢?Nabhan Abdullatif繪製了Idol這幅作品,當中小老鼠們看著電視中的偶像米老鼠為他加油打氣。你身邊的許多事物,是否也有著他們各自的偶像呢?
假如我們假想身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偶像,其實就可以用一個有趣的方式,來選出在各種類別中的代表性事物。天上烏雲打落下來的閃電,也許是哈利波特頭上那道閃電的忠實粉絲,納豆、綠豆、大豆...也許都一起瘋狂崇拜著《傑克與碗豆》當中的魔豆,當然不用說現今哪種電腦最平,哪種手機按鍵最少,就可以得到大眾著魔般的愛慕。
這其實是某類事物的「特殊化」與「一般化」之間的對比,是芸芸眾生與奇人異事間的明顯差異。
在老鼠當中,特殊的老鼠是米老鼠,一般的老鼠是身上灰灰嘴尖尖的;在貓當中,Hello Kitty與哆啦A夢(小叮噹)可以聯手出擊,一同興起家貓界的偶像炫風。人們在乖乖遵守社會化教條的同時,卻也很期待有人能夠順從自己的內心來打破那些不合時宜的教條。
只要轉換觀點,其實任何事物都可能是一種偶像,在某種態度上有所引領,帶著大家走出舊的自己。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laddin by Simone Massoni
神燈、魔毯、阿拉伯,這些東西一但喊出來,故事的名字就呼之欲出了。插畫家Simone Massoni創造了12幅插畫重現經典童話阿拉丁、白雪公主、三隻小豬...等等,將故事的核心元素用如同整理物品的方式陳列出來。那麼同時具備迷人的藍眼睛、黃皮膚與強大的清潔功能的,又會是誰的故事呢?
這其實是用部分的總和來代表整體的傳達方式,蛇髮、石頭、眼睛、鏡子指的是梅杜莎的故事,打怪、升級、招募夥伴、拯救公主是RPG的玩法,上網、手機、熬夜、電視機是現代人的精神糧食;一但所有的內容被陳列出來,其所指涉的對象也就一覽無遺。
這樣的畫面呈現有一種「辨認」與「同時性」的趣味,整個故事被同時間呈現在一個畫面,一瞬間讀完整則故事,並且在將畫面「歸類」出某個意涵時,得到一種成就感。
大野狼?不知道是什麼...,加上房子?好像有點知道了...,再加上小豬,啊哈!是三隻小豬的故事。三隻小豬不同的個性,與大野狼之間的應對,故事的寓意,都在一瞬間讓你回想起。這樣的方式重要的是選擇陳列的元素夠不夠具有「代表性」,又或者你想和觀者來點猜謎遊戲,那要如何「模糊」訊息也是一個發揮的方向。
而人生中也有著許多片段,可供我們拼湊去解讀,但是要挑選什麼材料與口吻說故事,則完全決定於你把人生當作是怎樣的一首詩。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On the 101110010th Day... by Jerbing33
瑪莉歐的像素手,不曉得打勾勾起來會是怎樣的感覺呢?插畫家Jerbing33借用了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這個作品的梗(同時也是ET的),讓如同滑鼠指標的像素手指與神之手做指尖的第一類接觸,在虛擬與現實的交會之間,會誕生怎樣的火花呢?
這其實是一種真實與虛擬共存的世界觀,瑪莉歐進去現實的下水道真的臭臭的不衛生,英國的公主發現到了童話世界隨便哼哼歌還真的會有動物圍過來,在虛擬世界睡著的話,也許你就在真實世界真正地醒了過來。
這是一種「遊戲感」,也是一種「自我抽離」,對於一個呈現像素風的虛擬事物,我們可以對它有較少的自我投射,可以更安心地拿它來遊玩。
虛擬的世界是自由的、玩樂的、非教條的、新規則的...代表著對於真實的不理解,而真實的世界是肉身的、現實的、具象的、有意義的...是現實世界的一種證明。他們是對於「主流價值」的兩派相反思想,是課堂上乖乖牌與小頑童。
而你身邊容許著哪些虛擬的想像呢?這是一種生活中的錦上添花,在你太嚴肅時總是提醒你玩樂的必要性。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