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這個作品Give Me Five,覺的他在大圖(手)中的豐富小圖(許多幾何型)的繪畫風格挺有趣的,而且配色我也滿喜歡的,所以想說來試試。 重點筆記: (1) 上半部的白色較多,比較有開闊感,下半部則較為濃郁。 (2) 上半部也有混和一些下半部的顏色。 (4) 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波紋挺有意思的,一種圖形外的裝飾,模糊了輪廓界線。
新發現: (1) 深褐色雲的畫法挺有趣,輪廓線比較生動。 (3) 黃色上方與白色交界處的點狀畫法還滿有一種燦爛感。 |
- Mar 09 Wed 2011 21:01
大大中的小小豐富存在
- Mar 06 Sun 2011 13:51
點子下午茶 / 靈感的激發 X 07
「和咖啡一同作伴的的靈感流暢時光~」
利用俄羅斯娃娃的套疊,像剝洋蔥一般,一層一層地檢視事物的內在。這種內在的詮釋不一定為真,也可以很莞爾的暗插一些意料之外的事物在裡頭。連結
左右腦的對比,色彩與無色彩的對比,理性與感性的對比,冷靜與熱情的對比。我們的腦袋中有些什麼,一直都是還滿吸引人的主題。連結
遊戲中的角色,假如被當成真實的來看待,會發生什麼事呢?瑪莉歐吃香菇中了毒,美少女變身太久一招被敵人KO,都是很有可能的啊(原作品為一系列對於遊戲角色的解剖)。連結
符號式的大圖(骷顱),構築了整體的印象,而上面再撘配一些景物情節(墓地),在搶眼中增添了一絲細膩。連結
單純的質感與紋路的對比,且紋路像是隨機的取得(從某個包裝盒上剪下),日本的設計很擅長於這種形式。連結
恰要從迷霧中探出來的事物,有種神秘感,且在這個作品中的馬兒,有種被冰封的感受在,因此帶來了一種時間凍結的感受。連結
雞先生蛋,還是蛋先生雞?自己(雞)由自己所生產的事物(雞蛋)來組成,有種自我內在相似的趣味在。連結
美麗的妖精連醉吐都那麼藝術,將原本不美麗的事物(醉吐),在一個美麗的事物(妖精)身上發生,來做重新的詮釋,會帶來一翻新的感受,比如說暴飲暴食放在吸塵器身上,似乎就變成正面的意向了。連結
把原本在虛擬世界中不好的事物拿出來放大欣賞,與真實世界融合,也帶來一種另類的趣味與美感,比如說由電腦藍白畫面做成的花盆,或是線上遊戲玩家搶怪的畫面,被做成懸賞單在真實世界通緝到處貼,也都挺有趣的。連結
- Mar 02 Wed 2011 19:16
焦焦的隨性愉悅
剛看到這幅2008年波隆納插畫的海報主題When Cows Fly,很喜歡它焦焦的筆觸與牛在天空中飛的幻想,一種脫離現實又不至於太過不合理的想像,很有兒童天馬行空式的可愛感。 重點筆記: (1) 深咖啡色的線條很有摩擦感。 (2) 牛的身上有一絲淡淡的土黃色,像是沾到泥土之後又撥掉的感覺,有種小孩玩耍的調皮。 (3) 人物的周圍也有碎碎的毛邊,會帶來一種動感。 (4) 除了背景以外,整體是咖啡色調,小女孩那裡用了少許的紅,更顯出她在畫面中的重要。 (5) 變形的人物肢體與表情,更顯出那種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感覺 新發現: (2) 淺藍上覆蓋很淡的黃色,感覺讓人很舒服。
|
- Feb 25 Fri 2011 11:21
寫意溫馨的詩意
這是獲選2010年波隆那的作品《拔秧苗》,是由西班牙插畫家伊蕾娜‧奧戴柔拉(Elena Odriozola)所繪。很喜歡裡頭帶點浮世繪的寫意感,畫面中的人物描繪得感覺我們很靠近,很有一種淡淡的恬適感,所以想說也來嚐試看看。 重點筆記: (1) 背景的淺粉紅,營造出了一種古樸的紙質感。 (2) 顏色大多混了一點鼠灰色在裡頭,此種色彩風和日本傳統色彩是接近的。 (3) 除了主體以外的地方皆留白,有些部分的細節是略去的(秧苗底下的土、稻田外的草地、鳥兒的細節) (5) 畫面中的景物,皆鮮少貼到畫面的邊,可以營造出一種消失在霧中的感覺。
新發現: (1) 背景的粉紅,不是完全一樣的顏色,而是有著些微的變化。 (2) 香蕉一邊的輪廓清晰,一邊漸層地消失,挺寫意的。 |
- Feb 24 Thu 2011 20:59
造型顏色到底怎麼調?舒不舒服最重要!
就在剛剛正在調整自己的平面設計作品時,我感覺我好像終於悟到了,到底要依照什麼原則去調整造型與色彩,才會朝著越來越滿意的方向前進,那就是試著把畫面中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指出來,調整看看會不會比較「舒服」,假如不會就換另一種調整法試試看。 以結果來看這個方法,真的是非常直覺,沒什麼好談的,但其實能夠以這種方法來調整作品,其實是一種從「理性思維」跳到「感性思維」的跨越。 最一開始我學習設計,總是不斷地在找一些原則,像是色彩心理學啊~造型原理啊~符號象徵啊~,因為學理工的人總是難免會有一種「邏輯推理」的習慣,也就是我先知道一些基本的假設之後,再來繼續藉由這些假設推演出下一步,所以學設計也變成了我先去學一些通用原理,然後再藉著它們發展作品。 不過我後來發現,這些設計原則其實都是一種基本款,也就是說它們可以幫助你的作品不至於出錯太多,但真正讓作品好的,還在於更細膩的地方。 以配色來說,假如你用藍色與紫色來設計與食物相關的東西,就是大失敗,假如用紅橘黃綠,那就滿安全的,但還不見得是一個好作品。 所以我發現自己之前的瓶頸也在這邊,我的設計方法都是一些「清晰的通用原則」,所以都只能做到清楚傳達,但還需要一段距離走到細膩。直到最近我開始做一日一蕉的練習,我漸漸開始感受到那種「用身體感覺」判斷作品好壞的狀態。 以前我畫一座山,我會很煩惱自己到底要用什麼造型、造型用得對不對,但現在我知道了,只要我先有一個自己想要的「目標感覺」,然後我便開始畫,調整自己的色彩與造型讓它越來越接近「目標感覺」,而那些設計原則都是要減少你調整所需花的時間。 而至於要怎麼培養這種感覺「舒不舒服」的敏銳度呢,我自己試過最有效的方法,其實還是大家都滿能理解的方法,那就是多看作品與多模仿別人的作品。以前我是只有多看,後來我發現模仿也很重要,因為很多東西實際在做時還真的和你想得不一樣XD。 像波隆納中得獎的插畫,都很值得學習,網路上也有很多設計的書籤網站,多瀏覽多嘗試還真的滿有幫助的哦! |
- Feb 20 Sun 2011 16:31
很多面的油畫立體感
剛看到Yellow Pear這個作品,覺得它很多面的色彩與油畫的筆刷很吸引我,想說也來試試看。
重點筆記:
(1) 筆刷的方向不全都一樣。
(2) 與最暗面相接的是最鮮艷的顏色。
(4) 影子的顏色,和暗面的顏色有關。
(5) 背景的顏色,是影子的顏色的灰亮色系。
新發現:
- Feb 16 Wed 2011 22:18
加長型的可愛對比
剛看到Zippy這個作品,覺得他的構圖很有趣,人物的造型也很可愛,所以想說也來揣摩看看。
重點筆記:
(2) 釦子鳥的內斂造型(小小的圓),與加長的鱷魚形成對比。
(3) 畫面中的人物造型,都圍繞著同一主題,因此在簡單中顯現出細膩與豐富 。
新發現:
(1) 事物的延展真的會滿令人開心的,就像是我們伸懶腰的舒適一樣。
(2) 將主要造型(星星與月亮)以較為明顯的顏色呈現,次要造型(香蕉的頭與葡萄的柄)以較為不明顯的顏色呈現,會滿有視覺上的層次感 。
(3) 像雲霧般的細線挺有意思的。
- Feb 15 Tue 2011 12:08
質樸可愛水墨禪
看到Infancia, derecho o privilegio這幅作品,畫風中的質樸可愛很吸引我,是我很愛的畫風,所以想說來練練看。
重點筆記:
(2) 樹木的地方有留白,人物的線條也是,會營造出一種禪味。
(3) 主色是紅褐色系,對比色綠色因此成了重點色。
(4) 顏色是一層層疊的,有墨韻。
新發現:
(1) 帶有禪味的畫作,輪廓與內容的色塊若即若離,有時分得很明顯,有時則融在一塊。
(3) 香蕉旁邊的霧狀散開滿有意思的。
- Feb 14 Mon 2011 21:22
不知道怎麼畫?那太棒了!
常常在初學繪畫時,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該怎麼畫吔... 我自己最初也是如此,一點點的害羞,不知道該怎麼下手。不過在我看過許多插畫作品,以及創作者的一些感言,我發現,原來不知道該怎麼畫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你可以用你的想像來填補你的「不知道」,因而產生了自己獨特的創作觀點與風格。 所以當你在畫畫中,遇到不知道該怎麼畫的時候,恭喜你
|
- Feb 14 Mon 2011 20:36
正三角形的神樣構圖
看到Spirit of the Mountain這幅作品,覺得他畫面中的氣勢很吸引我,所以想說也來揣摩看看 。
重點筆記:
(2) 三角形的部份,顏色下深上淺,到了最上面與圓形形成強烈對比(顏色和形狀上都是)。
(3) 三角形的最下層,有煙霧一般的筆觸,讓畫面不會流於幾何型的僵硬,也增加了神秘感 。
(4) 背景的部份,有種向上燃燒的淡淡火燄感。
新發現:
(1) 上方零星點點的區域,與下方實體的形狀,也能形成對比。
(3) 下方綠色煙霧的亮面,是用點點的畫法,感覺有點像是寶石的光澤。
- Feb 12 Sat 2011 13:24
內容豐富的剪影
看到Iveta Abolina這個作品,覺得他水彩風的顏色漸層,以及像針筆畫的黑色條紋很吸引我 ,所以想說來試試看。
重點筆記:
(1) 有兩大元素,水彩風的漸層與針筆畫的黑色條紋
(2) 漸層的顏色有兩種以上,製造出一種朦朧的換空間
(4) 除了黑白相間的條紋以外,也有著只有黑色的花紋的部份。
新發現:
(1) 漸層色的選用,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視覺印象(像藍與白就會聯想到天空),這是在想像上的豐富度 。
(3) 零星散佈的黑色圓點,像是髒污一般,也增加了邪惡感。
- Feb 11 Fri 2011 12:28
摩擦感的上色方式
剛看到這個作品Fierce Grandma Demands Cat's Return (憤怒阿嬤要要回她的貓 ),覺得他畫面所呈現出來的質感滿有意思的,想說也來試試看。
重點筆記:
(1) 熊的顏色有兩層,這樣可以呈現出毛的質感。
(2) 阿嬤與貓身上都有熊身上的顏色,彼此做呼應。
(4) 不用在意顏色是否完全在輪廓之內。
新發現:
(1) 其實不畫輪廓線也OK,是另一種清新的感受。
(3) 周圍的物體(貓、香蕉的頭),混一點中心物體的顏色(香蕉),會讓中心的物體看起來好像會發光。
- Feb 10 Thu 2011 12:41
純線條幾何拼拼樂
很喜歡LOVERS TOWN這個作品中,圖案一個扣著一個的感覺。而且只是純粹的黑與白,且線條粗細都是一樣的,卻也還是很耐看,所以滿值得學習的。
重點筆記:
(1) 一個圖案的外部輪廓線,會變成另一個圖案的內部線條。
(2) 幾乎所有的線條不是垂直與水平線,就是圓形的其中一部份。
(3) 有些圖案是彼此遮蔽,不是每個圖案都是完整的被展現 。
(4) 還是有少部分的元素跳脫了直線與圓形,增加了畫面的豐富度。
新發現:
(1) 不直接畫輪廓,而是先畫黑色的區塊,再用白色塗去中間的部份,感覺會比較生動。
(2) 即便輪廓是滿不規則的,但圖案中的圓形還是可以和它們他搭配得很好,圓真是一個很特別的元素 。
(3) 用少量的細線,當作加強畫面重點部份的方式,也是滿不錯的。
- Feb 09 Wed 2011 12:31
結合隨性與圖騰的兩種畫風
看到Hazidress.me這個作品,畫面中的生命力與繽紛的感受,讓我很喜歡 ,想說來練練看這種風格。
重點筆記:
(1) 顏色和顏色不會直接相接,中間一定會透過黑和白(大部分是黑色)。
(2) 黑白相間的部份不少。
(3) 在造型上,圓形與帶狀為主要,且同心圓可以增加神秘感 。
(4) 碎碎的形狀可以增加畫面繽紛感。
新發現:
(1) 香蕉亮面處,用細線條上蓋上半透明的顏色,挺有意思的 。
(2) 輪廓的邊緣用一些抖抖的線條或是點點,可以增加畫面的豐富度。
(3) 同心圓的變化還真的是圖騰中一個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