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想法是不夠的,還必須想辦法把想法變成現實。」 在創意發想到執行的過程當中,常常需要處理大量的資訊及想法,而為了最終的結果能夠「萬中選一」,這樣的情形則又是更加顯著。於是為了在保持天馬行空的創意活性之下,能夠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創意目標,便誕生了「創意管理」這個需求。 而由於自己滿喜歡蒐集有趣的訊息與資料,也常常需要對多個主題來作思考,因此常感到其資訊量所帶來的難以掌控,所以漸漸地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做管理,希望讓每個點子與想法都能被良好的追蹤與發展。 且近年來社群媒體的興起,在網路上所流動的資訊又較以前更為即時與繁雜,所以如何將它們有效地做整合,來作為自己創意的養分,在這個時代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而最近發現,用Gmail管理創意發想、資料蒐集以及執行的過程,還真的是一個既方便又有效的方式。 其實最早這個概念是來自於一個非數位化的版本,我的指導教授說他在國外念書時,學到了一個管理設計專案的一個好方式,那就是每一個專案都會有一個自己專屬的紀錄本,而這個記錄本上,會放著每次所修改的設計圖,對這個專案的意見與想法,還有一些相關的資料,可以做持續的關注。 由於資訊被集中管理,資訊有了一個容易產生相互激盪與被追蹤的環境。 而我的做法則是將這件事搬到Gmail上,利用其標籤與回覆的功能做數位化的管理,以下就是我實際上執行的方法: (1) 信件分為兩大類:點子類與資料類 每當有一個新的計畫或點子,或者是看到一則有趣的資料,我會將它寄給自己,前面標上「點子」或是「資料」的相關標籤。 [點子類] [資料類] (2) 以最新的狀況回覆該主題 每當點子或資料有最新狀況時,就以最新訊息回覆該信件,比如說自己畫的草稿、某個網頁的資料、程式版本的更新...都可以如此。
(3) 為重要的點子開設專屬標籤 一開始的「點子」類標籤有點像是暫存點子用,而假如當你有一項想要持續發展的想法時,就可以為它開設一個專屬的標籤。 而有時我們的創意會進展到某種規模,會需要再開設子分類以方便追蹤。而在開設子分類之前,我都會先寄一封整理目前進度的信件給自己,大致上會包含了目前搜集了哪些資料,以及接下來還需要做哪些事等等。 (4) 將有助於點子的資料歸之其下 當相關資料有助於某個正在進行中的點子時,為它新增那個點子所屬的標籤,當做相關的參考資料。 以上就是我用Gmail管理自己創意的方式,實行了一、兩個月之後,覺得自己的效率還真的提高不少。 而至於為何選擇Gmail?當然其介面的親善以及信譽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天天都會用到它」,因為我覺得不論是創意發想或是管理,都是要讓你現在的生活更方便,而不是再增加負擔,所以應該融入在日常的習慣當中。 而我也真的覺得「管理」對於從事創意工作的人來說,的確是個強而有力的後盾。它讓你可以更放手的的去想去創造,讓思緒跑到很遙遠的未來,或是回憶起許多舊時的畫面,但還總是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你回歸、醞釀與發酵, 讓你現在的每一步更加穩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