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體驗、觀點與想像力.png

有些我們知道的事,總是保持似懂非懂地,直到我們親身的去體會與領悟,才瞭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昨晚一直輾轉到3、4點沒睡,內心渴求事情得到答案的想法總是這麼困擾我,從朋友與老師的立場,也曾清楚讓我知道在面對「未知」時,我是多麼渴望地想找到解答(或者是說對於找不到答案會多害怕)。這是一種強烈的驅動力,但卻也使人感到辛苦。

但今天早上,當我喝下早餐熱熱的紅茶,以及大口吃下暖暖的三明治,我突然體會到那種「活在當下」的感受。

「這就是我的生活啊,我應該好好的體驗它才是,而不能一直活在追逐『更好的版本』當中,讓自己一直煩惱。」

活在當下雖然人人都懂,但唯有它曾經發生之後,你才知道它能為你帶來的平靜。對我來說,它就像是在看風景;風景雖然一直在變,但你的心是定的,而你同時也是風景的一部分,你在欣賞自己。它也有點像是你去逛百貨公司,什麼都有賣,什麼都不奇怪,而你則是以逛大街的心情在它們之間走來走去。它是一個從「抗拒」到「接受」,從「接受」到「享受」的心境轉折。

而我真的想說的是,體驗、觀點與想像力對我們心境的影響。

因為我先從早餐中得到了暖意,於是體會到活到當下的感覺,開始改變了我的觀點。然後我又用想像的方式盡可能地描述了這樣的感覺,讓它可以更具體、更長存。

許多勵志與心理學的書告訴我們,若能轉換觀點與注意力,我們就可以改變我們的感受。但問題是,觀點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即便你在表面上告訴自己一個新的好的想法,在潛意識一時半刻也很難得到說服。這就是為何我們有時會覺得「悶悶的」, 但說不上來為什麼,因為潛意識在偷偷釋放被壓抑的情緒與觀點。

而體驗與想像,則是分別從外在感官與內在感官來影響觀點。

當我們吃了很棒的一頓餐點,或是看到很美妙的風景,我們會覺得:「嘿!人生其實還不賴嘛!」這就是體驗影響了觀點,但它的限制是,一定要「真的」發生了某事,我們才能有對應的體驗。但想像力更厲害,它可以自行「創造」我們想要體驗的事物!這也是為何小說雖然都是假的,我們還是很愛看,因為我們想要體驗作者所杜撰出來的世界。

所以我真的覺得,想像力應該被當成一門學科來認真看待,這也是我為何在如何啟動靈感這篇當中特別提到它,想像力真的太厲害了!

忘了在哪聽到,動物心理學中提到,動物不會做投射的想像,也就是說,你家的狗狗不會想說:「假如我是那隻狗就好了...」他們不會用想像將自己置身在另一個情境,這種想像是人類專屬的能力。

得到這種能力可說是禍也是福,端看我們怎麼去用。就像有人說:「我實在太保守了,好想要改變自己。」但我會覺得,他需要的不是改變,而是控制。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那麼保守,但他可以,這也是一種天分與長才(我是認真的XD),因為太過特殊所以才會有困擾,但也昭告了你的與眾不同。

而想像力是身為人的與眾不同,是一種禮物與天分,就像動物擅長於某種感官一般。所以假如我們不好好利用它,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