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稿到成品之間,到底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過去當我發現一個好點子的時候,總是會很開心地在簿子上畫下草稿,但有時發現真的將它畫出來時,點子本身的力道卻常勝過畫面的力道。

原本我以為是美感與畫工還要再多加磨練,但漸漸的,我發現還有一個問題假如在作畫過程中去思考它,將可以大大地增進完成後的畫面。這個問題就是:

「畫面中最重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而再來呢?第二重要的又是?」...

原來之前的作品因為畫面缺乏重點,所以沒辦法將點子很好的呈現出來,而透過上面的問題就可為畫面中的元素排出輕重緩急。

而知道畫面中元素的優先順序後,再來就是要問第二個問題:

「我要如何加強它們?」

也就是說知道了很重要,那要怎麼讓它看起來也很重要呢?我認為有以下兩點可能的做法:

(1) 對比

某項元素與周圍元素的差異程度決定了它的重要性,而以下是我覺得滿好用的方式:

(a) 大小差異

01.png

(b) 線條變化

02.png

(c) 立體感

04.png

(d) 色彩變化

03.png

(e) 細部描繪

05.png

(2) 構圖

透過物體的擺放位置,來強調它的重要性。而下面是兩個我覺得滿好用的方式:

(a) V字型的頂端

06.png

(b) 放射線/螺旋的中心

07.png

以上就是加強畫面中視覺元素重要性的做法。而最後以我之前創作的高度限制當做例子,來說明這整個過程:

E01.png

Step 1: 剛完成初稿,該有的元素都有了,但還無法給觀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E02.png

Step 2: 由於主題是高度限制,所以我覺得高度上的差異最重要,必需讓觀看者第一眼就能注意到,所以我加大了它的字體大小。

E03.png

Step 3: 接下來人物的身分與他的動作也是重要的,於是我又加大了字體,並將人物的線條加粗。

E04.png

Step 4: 最後我決定選擇性的填上黑色,以增加畫面的豐富度,所以我選擇了尚未加強過的教授、老闆與老婆小孩。在這邊我並未把主角(彎腰的人)填上黑色,因為我覺得它的重點是在於動作,填色會模糊焦點。於是就誕生了這幅作品。

所以總結來說,在畫完初稿之後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為畫面中視覺元素的重要性排序,並為它做視覺上的加強。而在這邊可以注意到的是,重要性的選擇與加強的方式都包含滿多的主觀成份,我覺得這也算是創作風格的一部份。

詮釋上的選擇權,是創作者所迷戀的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