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7/26當天參加了陳文龍的「設計與品味講座」,所以前一天趕快看了他的介紹與著作《設計.品:浩漢設計與陳文龍的美學人生》惡補一下,可以從他對大自然的學習與對佛經的研究感受到他的深度,難怪有台灣設計第一人的稱號。

他目前正在推廣文化產業,希望建立一個平台能讓好的創作者被大家看到,一起走過作品(創作)->產品(大量生產)->商品(販售)的過程。他提到了一個英國的模式:藝術經紀人。這模式是由政府贊助,派遣專人在設計/藝術系當中找尋較有天分的學生,幫他開設商店販售他的作品。經過一段時間市場的考驗之後,若受到歡迎,則有計畫地將他捧成產業中的明星。

這讓我想到了部落格創作家也是需要這樣的角色,部落格平台(如Pixnet)、個人部落格、專業經紀人、廣告商,都可以選定某些創作家當作扶植的對象,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一位好的持續創作家真的得來不易,除了本身要有熱情與能力以外,還需要很多鼓勵與支持才行,這包含了精神上與實質上的部分。

A.ai.png

另外他提到人品味一樣事物,是從五感六入(眼、耳、鼻、舌、身 / 意)而來。感官先接受了刺激,得到了短暫的感受,然後再逐漸的影響了我們的意識,最後甚至是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感官->意識->行為)。但加強了刺激不見得可以得到意識層面的加強,就像許多聲光刺激的電玩,雖然內容很有豐富度,但不見得可以在內心得到滿足感,因為影響的效益無法深入。

B.ai.png

這讓我想到,之前修游藝學時提到的游藝(人與東西互動、遊戲)3層次:物->人&物->人,「物」的部分是指東西的外貌與結構帶給人的感覺,而「人&物」的部分則是指人和物互動的過程與本身的參與,另外「人」則是指前兩者在人的心中留下的意義。一些聲光刺激的電玩之所以沒辦法對人們有長期的正面影響,就是因為只著墨於前兩個層次(更多的是第一個層次)。

A.png

 

然後他提到了任何一個作品(包括大自然中的)都是經過了力量->材料->形式的轉換,而成為了最後的面貌。力量分為有形與無形,有形的像是重力、壓力、磁力等等,無形的像是對作品的要求、設計師的功力等等。而材料承受了力量而形塑出了形式,包含了無形的功能與有形的造型。而這三者可在最後達到一個平衡狀態,而「美」就是其中較佳的平衡狀態,而自然界中的造型,都是最佳的存在。

這讓我想到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設計典範》一書,其歸納出來的「典範」也有許多是大自然中的形式,而像是仿生學的的學科也是希望能從大自然當中來學習,應用在各個層面如工業設計、人工智慧等等。

而後來他又提到了旅行,認為我們除了看看別人與我們的不同,進而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外,還要思考看看,為何那個地方會是現在的樣子?為什麼一整個地區可以統一的漆成白色的牆壁與藍色的屋頂?為什麼當地的食物會是那樣的口味,用那樣的佐料?為何有些地方即便很熱也從不吹冷氣,有的地方一年只工作三個月就夠一年花用?知道了背後的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想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要怎麼做呢?這樣就會從感官的旅行昇華成意念上的,最後促成我們積極的行為。

最後他提到了關於文化的兩點想法,我覺得非常有啟發性:

(1)除了挖掘,更要創造:像日本和中國都是亞洲民族,其歷史背景與民族性都有滿大程度的共通性。但今天我們看到模型與動畫會想到日本,看到精緻工藝會想到日本,不是因為他歷史上的文化,而是他們在現代有意識地創造出這樣的形象。所以說文化不只是對過去的挖掘,還是可以是一種創造,關乎我們想對這個世界說些什麼,想要別人怎麼看我們。

(2)以國外的眼光來看我們的文化:我們除了要了解我們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以外,更要了解別人如何看待我們的文化。

Chin.png

演講中他舉了Alessi幫故宮設計的「Chin Family」與「OrienTales」系列當例子,這個系列的設計當初被批評為不懂中國文化的設計,還被現任故宮院長周功鑫評為「不及格的設計」,並要求未來想跟故宮合作的大品牌,必須先到故宮的「文化創意產業育成中心」上課。但事實上,這兩個系列卻為故宮帶來了六億元的產值。

老實說,我第一時間看到也是想:「哇靠,這哪裡中國風了,太刻板印象了吧!」但聽過了陳先生的進一步解釋,就感受到這個設計的價值。

他提到了當我們考慮到的是「文化產業」,而不只是「文化」的時候,我們要考慮的不只是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文化,而更重要的是,別的國家是如何看我們的文化。更進一步來說,我們該考慮的是我們的文化如何幫別人「加值」,而這個「為消費者加值」的想法才真正符合「商業」的運作模式。

最後再次提到陳先生的著作《設計.品:浩漢設計與陳文龍的美學人生》,演講中大部分的想法都可以在上面找得到,並且可以在書本中一窺他對大自然的分析以及他從佛學中所得到的啟發,算是對工業設計有興趣的人滿值得看的一本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e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